• 青少年书法报移动版

    青少年书法报移动版
  • 【张怀瓘的书法批评美学:从“神、妙、能”到刚健为美】   刘巍(北京大学书法硕士)    书家是书法得以传承的主体。没有书法家,书法无从谈起。书法是书家工作得以展现的内容,也是书家性情得以展示的一种途径。古代能够写书法之人,大多数都是官员,或名望贵族。书写是既是一种工作......
      更新日期:2023/11/23
    【中国书法美学思想的历史轨迹】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构成了中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国书法审美意识自古至今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书法风格与审美意识的发展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表征,是时代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的体现。一般来说......
      更新日期:2023/11/22
    【魏晋风度与兰亭精神及魏晋书风】   一、魏晋风度的内涵与产生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或如近代所说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李泽厚对此阐释道:“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
      更新日期:2023/11/22
    【书法发展简史】    简介:【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
      更新日期:2023/11/22
    【隶书流变和它的审美特色】       天真烂漫的战国古隶  隶书上承籀篆,下启楷行,无论在文字学上还是在书法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那么隶书究竟从何而来?历来文献多认为秦代下杜人程邈所创。《采古来能书人名》就说:“秦狱吏程邈......
      更新日期:2023/11/22
    【中国当代书法之美术词汇归类及艺术的世界化】          本人在法国教授中国书法期间,曾深刻地经历到美学词汇归类使用上和发展上之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许多中国艺术家在质问的,我们如何介绍中国现代书法的意义给西方人呢?「现......
      更新日期:2023/11/22
    【新时代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是全国政协书画室组织书画室委员开展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理论成果。在此编发《报告》简版,以飨读者。   &nb......
      更新日期:2023/11/22
    【书法研究与其他学科对话的困境和途径】        陈振濂教授曾经在论文中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书法缺乏合法身份”的问题。一方面,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大氛围里,书法篆刻专业者虽然自视甚高,但往往被作为“边缘......
      更新日期:2023/11/22
    【许慎·说文解字序】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
      更新日期:2023/11/22
    【虞世南·笔髓论】   [叙体] 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
      更新日期:2023/11/22
    【赵构·翰墨志】       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至若《稧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横生,莫造其原,详观点画,以至成诵,......
      更新日期:2023/11/22
    【梁巘·承晋斋积闻录】      执笔论   书大字,笔锋须瘦硬。盖笔锋瘦硬,落纸时极力揉挫,沈着而不肥浊,否则肥浊矣。观东坡《罗池庙》,山谷《戏米元章帖》,皆瘦硬笔锋所书,故或挫或提,肥瘦如意,必非......
      更新日期:2023/11/22
    【何绍基·论书】      跋陈叙斋藏赵文敏书千文   智师真草《千字文》,草书分行比格,与真书齐同,故意近章草,而少参差超迈之趣。惟怀素小草书《千文》,神明变化,妙极古穆。文敏为此,使转纵横有......
      更新日期:2023/11/22
    【傅山·作字示儿孙】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一臂加五指,乾卦六爻睹。谁为用九者,心与孥是取。永兴逆羲文,不易柳公语。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
      更新日期:2023/11/22
    【米芾·海岳名言】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
      更新日期:2023/11/22
    【黄庭坚论书】      《兰亭叙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研,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跋兰亭》   《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
      更新日期:2023/11/22
    【苏轼论书】   书唐氏六家书后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并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非禅师书也。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未五代流......
      更新日期:2023/11/22
    【傅山·散论】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经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肩背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
      更新日期:2023/11/22
    【晋·卫铄·笔阵图】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所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
      更新日期:2023/11/22
    【朱履贞·书学捷要[节录]】   书有六要:   一气质。人禀天地之气,有今古之殊,而淳漓因之;有贵贱之分,而厚薄定焉。  二天资。有生而能之,有学而不成,故笔资挺秀秾粹者,则为学易;若笔性笨钝枯索者,则造就不易。&......
      更新日期:2023/11/16
263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