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书法报移动版

    青少年书法报移动版
  • 中国当代书法之美术词汇归类及艺术的世界化          本人在法国教授中国书法期间,曾深刻地经历到美学词汇归类使用上和发展上之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许多中国艺术家在质问的,我们如......查看更多 >>
    新时代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      《新时代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是全国政协书画室组织书画室委员开展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理论成果。在此编发《报告》简版,以......查看更多 >>
    书法研究与其他学科对话的困境和途径        陈振濂教授曾经在论文中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书法缺乏合法身份”的问题。一方面,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大氛围里,书法篆......查看更多 >>
    许慎·说文解字序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查看更多 >>
    虞世南·笔髓论   [叙体] 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乎蔡邕、......查看更多 >>
    赵构·翰墨志       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至若《稧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查看更多 >>
    梁巘·承晋斋积闻录      执笔论   书大字,笔锋须瘦硬。盖笔锋瘦硬,落纸时极力揉挫,沈着而不肥浊,否则肥浊矣。观东坡《罗池庙》,山谷《戏米元章帖》,皆......查看更多 >>
    何绍基·论书      跋陈叙斋藏赵文敏书千文   智师真草《千字文》,草书分行比格,与真书齐同,故意近章草,而少参差超迈之趣。惟怀素小草书《千文》,......查看更多 >>
    傅山·作字示儿孙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一臂加五指,乾卦六爻睹。谁为用九者,心与孥是取。永兴逆羲文,不易柳公语。......查看更多 >>
    米芾·海岳名言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查看更多 >>
    黄庭坚论书      《兰亭叙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研,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跋兰亭》  ......查看更多 >>
    苏轼论书   书唐氏六家书后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并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非......查看更多 >>
    傅山·散论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经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查看更多 >>
    晋·卫铄·笔阵图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所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查看更多 >>
    朱履贞·书学捷要[节录]   书有六要:   一气质。人禀天地之气,有今古之殊,而淳漓因之;有贵贱之分,而厚薄定焉。  二天资。有生而能之,有学而不成,故笔资挺秀秾粹者,则......查看更多 >>
    阮元·北碑南帖论[节录]       古石刻纪帝王功德,或为卿士铭德位,以佐史学,是以古人书法未有不托金石以传者。秦石刻曰“金石刻”,明白是也。前、后汉隶碑盛兴,书家辈出。东汉山川庙......查看更多 >>
    梁巘·承晋斋积闻录      执笔论   书大字,笔锋须瘦硬。盖笔锋瘦硬,落纸时极力揉挫,沈着而不肥浊,否则肥浊矣。观东坡《罗池庙》,山谷《戏米元章帖》,皆......查看更多 >>
    何绍基·论书       跋陈叙斋藏赵文敏书千文   智师真草《千字文》,草书分行比格,与真书齐同,故意近章草,而少参差超迈之趣。惟怀素小草书《千文》......查看更多 >>
    傅山·散论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经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查看更多 >>
    欧阳修·六一论书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查看更多 >>
298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