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画室—再论中西方美术 中西方绘画的最明显的差异化是:中国东方倾向写意,西方国家倾向写实。首先从核心理念上看: 西方绘画重视逻辑思维,中国东方的美术绘画更加注重情感。因而,西方绘画再现性强,形象逼......查看更多 >> |
历代文豪们书房的楹联,大雅之境 一、陆 游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自题“书巢”联。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查看更多 >> |
傅山家训,每一条都是书法密传! 前些日子看北京画院的傅山书画大展,《傅山书画精品集》一册,集中穿插了很多傅山家训,仔细赏读,可谓字字珠玑,条条心传。故分享给大家。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查看更多 >> |
诠释一座城的文化神韵 古都揽胜(中国画) 金连经、李德福、郑山麓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部) 郑山麓、郑雅元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部) 郑山麓、郑雅元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查看更多 >> |
光明文化周末:文人的动物情 【文人雅事】 作者:李玉辉(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文人养小动物别有情趣。孙犁喜欢养蝈蝈,在《远道集·后记》中写道房子里“有各式各样的蟋蟀在四处鸣叫”,也就“不必再去......查看更多 >> |
“算法”让梵高与德彪西对话 作者:柳青 能否想象——梵高的画和德彪西的音乐在剧场里产生一场鲜活的、流动的“对谈”,而现场观众波动的情感也参与到这场特殊的“对谈”中。新的媒体技术正在革新观众体验,3月......查看更多 >> |
山水画如何营造意境之我见 文/李一来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的山水画得真好,有意境。”可见有无意境,意境的大小、高下、深浅,是衡量山水画档次与品味的一条重要标准。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艺术......查看更多 >> |
美术馆线上展的得与失 光明日报记者 于园媛 “线上展厅”“云展厅”“虚拟美术馆”……在360°或720°全景的美术馆中,观众可以与美术作品面对面,手指轻触,能够清楚地看到画面的笔触、纹理等细节......查看更多 >> |
齐白石的画中“真味” 文/王亚楠 齐白石 芭蕉树屋(借山图之四) 30×48cm 1910年北京画院藏 日前,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与观众一同赏白石墨妙,......查看更多 >> |
中国画的笔墨之道 文/黄阿忠 当历史的发展中有了纸、墨、笔、砚这个人们常说的文房四宝,文人雅士拿起毛笔蘸墨在砚台里舔了几下,在纸上划着线条,晕化墨块、线条后,就产生了笔墨。在墨......查看更多 >> |
杨凝式的一封信 《韭花帖》。作品系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一封信,正文53字,大致内容是说他一天午睡醒来之时,感到腹部很舒适,这是刚好有朋友馈赠用韭花做的食物,吃着非常可口,于是写信表示谢意。......查看更多 >> |
苏轼 黄州寒食帖 苏轼《黄州寒食帖》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帖》系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手......查看更多 >> |
解缙《草书自书诗》 解缙《草书自书诗》卷 纸本 34.3×47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共录自作诗 7首,是解缙于1407――1410年在广西、交阯为官期间所作。除第六首《过藤县》外......查看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