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书法报移动版

    青少年书法报移动版
  • 杭州画室—再论中西方美术   中西方绘画的最明显的差异化是:中国东方倾向写意,西方国家倾向写实。首先从核心理念上看: 西方绘画重视逻辑思维,中国东方的美术绘画更加注重情感。因而,西方绘画再现性强,形象逼......查看更多 >>
    历代文豪们书房的楹联,大雅之境   一、陆 游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自题“书巢”联。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查看更多 >>
    论苏轼的”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不仅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苏轼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的文章汪洋姿肆,......查看更多 >>
    傅山家训,每一条都是书法密传!   前些日子看北京画院的傅山书画大展,《傅山书画精品集》一册,集中穿插了很多傅山家训,仔细赏读,可谓字字珠玑,条条心传。故分享给大家。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查看更多 >>
    诠释一座城的文化神韵   古都揽胜(中国画) 金连经、李德福、郑山麓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部) 郑山麓、郑雅元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部) 郑山麓、郑雅元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查看更多 >>
    古画里的生活美学——读《古画风雅》   刘诗良我不是美术爱好者,但我依然被《古画风雅》这个书名吸引了。我认为美是相通的,作为一个美术领域的旁观者,我依然希望通过一本书,去了解古画里的精彩世界和古人的风雅生活。从这......查看更多 >>
    光明文化周末:文人的动物情   【文人雅事】  作者:李玉辉(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文人养小动物别有情趣。孙犁喜欢养蝈蝈,在《远道集·后记》中写道房子里“有各式各样的蟋蟀在四处鸣叫”,也就“不必再去......查看更多 >>
    “算法”让梵高与德彪西对话   作者:柳青  能否想象——梵高的画和德彪西的音乐在剧场里产生一场鲜活的、流动的“对谈”,而现场观众波动的情感也参与到这场特殊的“对谈”中。新的媒体技术正在革新观众体验,3月......查看更多 >>
    细节模拟真实、塑造人物、打通隔膜   【探寻细节的魅力与张力】  作者:黄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讨论文学的细节,不妨从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谈起,且重温这个开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查看更多 >>
    超越时代的艺术,终将被后人“发现”   超越时代的艺术,终将被后人“发现”——写在吴大羽诞辰120周年之际  作者:傅 军  一  回望20世纪中国艺术史,我们会发现被誉为“杭州艺专的旗帜”的吴大羽,其实是中国现......查看更多 >>
    山水画如何营造意境之我见   文/李一来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的山水画得真好,有意境。”可见有无意境,意境的大小、高下、深浅,是衡量山水画档次与品味的一条重要标准。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艺术......查看更多 >>
    陈鹏举:欣赏是一种文化认同         陈鹏举  欣赏是一种文化认同。本文以中国画为例子,来讨论这个问题。欣赏作为文化认同,第一个层次,是对理的认同,譬如对中国画画理的认......查看更多 >>
    美术馆线上展的得与失    光明日报记者 于园媛 “线上展厅”“云展厅”“虚拟美术馆”……在360°或720°全景的美术馆中,观众可以与美术作品面对面,手指轻触,能够清楚地看到画面的笔触、纹理等细节......查看更多 >>
    翁婿间的诗意笔墨——隆德名士雒文麟书《佩文诗韵》及刘思恭跋语墨迹欣      翁婿间的诗意笔墨   ——隆德名士雒文麟书《佩文诗韵》及刘思恭跋语墨迹欣赏(1949)   文/李世恩   1949年10月......查看更多 >>
    齐白石的画中“真味”    文/王亚楠 齐白石 芭蕉树屋(借山图之四) 30×48cm 1910年北京画院藏 日前,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与观众一同赏白石墨妙,......查看更多 >>
    林海钟:董其昌之后笔墨是否超越宋元     文/林海钟 我们学中国画时要先知道谢赫“六法”,“六法”是整个绘画的总纲。所有的学习都是从六法进入的,其中“气韵”排第一,“骨法用笔”排第二。所以我们中国画是......查看更多 >>
    中国画的笔墨之道     文/黄阿忠 当历史的发展中有了纸、墨、笔、砚这个人们常说的文房四宝,文人雅士拿起毛笔蘸墨在砚台里舔了几下,在纸上划着线条,晕化墨块、线条后,就产生了笔墨。在墨......查看更多 >>
    杨凝式的一封信    《韭花帖》。作品系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一封信,正文53字,大致内容是说他一天午睡醒来之时,感到腹部很舒适,这是刚好有朋友馈赠用韭花做的食物,吃着非常可口,于是写信表示谢意。......查看更多 >>
    苏轼 黄州寒食帖     苏轼《黄州寒食帖》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帖》系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手......查看更多 >>
    解缙《草书自书诗》    解缙《草书自书诗》卷 纸本 34.3×47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共录自作诗 7首,是解缙于1407――1410年在广西、交阯为官期间所作。除第六首《过藤县》外......查看更多 >>
87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