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地域书法大成 建科学研究范式——写在《浙江书法大系》出版时
作者:沈浩(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浙江人杰地灵,文脉悠远、书风鼎盛,自古便是中国书法的重镇。明代解缙《春雨杂述·书学传授》中载有东晋至元代笔法传授之脉络,各代皆可见浙江书家之名,如王羲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无一不为一时书法之集大成者,在中国书法史上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名士风雅、士族精神所表现出来的灵秀、潇洒、浪漫、博雅,深深扎根于浙江的书法文化之中,传承开拓,绵延流长。宋元及以后,浙江书坛更是名家辈出,宋之林逋、陆游、赵孟坚等,元之吴镇、张雨、柯九思、杨维桢等,明之宋濂、王守仁、徐渭等,清之朱彝尊、丁敬、金农、吴昌硕等,近现代之黄宾虹、罗振玉、李叔同、沙孟海、朱复戡等,皆时代之标杆。1962年,浙江美术学院创办书法篆刻专业,聘请陆维钊、沙孟海、方介堪、诸乐三、朱家济等担任专任教师,刘江、章祖安协助,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又于浙江拉开序幕。
《浙江书法大系》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可以说,“一部书法史,半部在浙江”。浙江在唐中叶后便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的支撑点,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丰厚的地域文化,不断为浙江书法注入生命活力,与周边文化的良性互动,也使得浙江书法传承有序而更为多元丰富。
而关于浙江书法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立体化学术研究。《浙江书法大系》通过全面的文献、图版资料检索和实地考察,尽可能拓展新资料,从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规律出发,对现存与浙江相关的书法资料进行系统汇总和研究,以期充分展现浙江书法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物史料价值。研究团队从浙江至外地,从国内至海外,全面系统梳理浙江籍、寓居浙江、宦游浙江的书家、文化名流等关于浙江留存的书迹。经过数年严谨细致的普查,共收集到来自130余家馆藏单位的书法精品,其中更包含400余件新出版的珍贵书作。这些馆藏资料的高清公布,新材料的海量刊布,极大地丰富了浙江乃至中国书法、文化、社会等多领域专业研究的基础材料库,为学术界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料。
《浙江书法大系》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共9卷16册,囊括浙江先秦至近现代书法书迹15册近3000件,其中包括810位书家作品以及其他传世书迹。其中的《文献研究卷》,选录了20世纪以来鲁迅、徐森玉、沈尹默、郭沫若、容庚、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启功等40余位前辈学者与本项目研究团队成员等近30位当代专家学者所撰与浙江书法相关的研究论文共86篇,文献资料翔实,可为日后的浙江书法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更全面展现出浙江书法在中国书法史的重要地位。
大系以图说史,近3000件书法书迹,810位历代书家,大体量的浙江书法首次汇集,墨迹、碑刻、摩崖、墓志、砖瓦文字等多载体,真草篆隶行多书体,全面展现浙江书法丰富面貌。
吾作半圆方枚重列神兽镜(东汉)
日光草叶纹镜(西汉)
如晋室南迁,北方世家大族如琅玡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高平郗氏等世家书法,为浙江开后世风气、立百代法度,仅会稽“书圣”王羲之一人便使浙江成为中国历代书法圣地。
隋代名家、王羲之七世孙智永退笔成冢,王氏醇正典雅之书风广为流传。至唐,余姚虞世南师承智永而得二王正脉,钱塘褚遂良取法欧虞(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虞世南的并称)、归宗王羲之而成“广大教化主”,富阳孙过庭传王羲之正脉,会稽徐氏家族以徐浩为代表奠定肥厚一路书风,钱塘邬肜传怀素笔法。曾在浙为官的李邕、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亦留下诸多名迹。
宋之四家苏、黄、米、蔡皆曾在浙江留下书迹,且对浙江书法影响深远。宋高宗赵构极重翰墨,推崇魏晋,加之皇族、士族、名臣、将军、僧道汇集于浙,朝野学书氛围浓郁,一时群星璀璨,成为“帖学最后的高峰”。
有元一代,“天下书法归于浙”,以赵孟頫为首的浙江书家引领书法潮流,除了耶律楚材等极个别名家,周密、鲜于枢、邓文原、吴镇、张雨、柯九思、康里巎巎、杨维桢、揭傒斯、俞和等,或为浙江人,或曾寓居于浙,或时常往来于浙,几乎全面覆盖了整个中国元代书法史。明代书家在理学与心学的博弈中求变创新。明初宋濂、刘基上承赵孟頫,台阁体亦基于赵书。明中后期,余姚王守仁冲破台阁体而自成一格,徐渭、倪元璐、陈洪绶等则继之掀起追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风潮,违而不犯,重新为书坛注入活力。
清代碑学、帖学、印学辉映两浙,雅好金石的学者亦常为书家代表,如曹溶、朱彝尊、丁敬、黄易、俞樾、赵之谦、吴昌硕等。近现代浙江黄宾虹、罗振玉、李叔同、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王蘧常、钱君匋等则凭借考古新发现,博古通今,以学养书,碑帖融合,拓宽书法之路,奠定了当代书法的发展基础。
经过近8年的普查,此次大系出版有400余件新见作品,艺术史研究资料库再次扩充。如,西泠印社藏朱彝尊、吴士鉴、马叙伦、丰子恺、朱家济、王福庵等名家精品;嘉兴博物馆藏褚德彝、褚辅成、周承德、张宗祥、朱其石、陈澹如、张元济、叶为铭、邵章等人书作;上海朵云轩藏罗振玉、赵叔孺、徐生翁、任堇、余绍宋、马一浮、沈尹默、费新我、邹梦禅、沙孟海等人书作;临海博物馆藏范吉、顾璘、陈函辉、柯夏卿、张亨梧、洪瞻墉、王绍燕、陈璚、赵亮熙、王咏霓等人书作;温州博物馆藏包容、何白、江湜、徐定超、陈寿宽、鲍鲲、童钰、端木国瑚等人书作……这些新见的书法作品,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浙江书法的历史脉络和艺术特色,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朱家济临摹楷书《信行禅师碑》扇面
王国维 楷书人间词话手稿
此外,大系编辑在兼顾书作艺术价值的同时,亦注重史料价值,体现在所收录的信札、诗文手稿之中。如:秋瑾行书精卫石弹词手稿、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余绍宋楷书校《元释明本(传)梅花百咏》自书册、叶天底致母亲书札,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王国维、沈雁冰、徐志摩、吴晗的手稿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书法家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开展,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成果也相继在公众的视野中亮相,人们对文字材料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各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对历史遗迹进行探索和保护,应用文字进行创作的书法艺术也不断从中汲取营养。
《浙江书法大系》除收录法书墨迹之外,吉金、镜铭、碑碣、砖瓦等不同载体的文字亦为书法研究和实践拓展提供新思路。如先秦秦汉卷中有良渚文化晚期出现的组合刻画符号,风格迥异的各类吴越鸟虫书,汉代镜铭、砖文和简牍文字。魏晋南北朝卷除世家大族书法外,收录了大量类型丰富的铭刻书迹,多角度呈现新旧书体、书风更替。如《始兴忠武王萧憺碑》《吕超静墓志》《太康五年杨绍买地莂》《朱曼妻买地券》《吴郡造维卫尊佛题字》《越窑青瓷碑铭堆塑罐》等。隋唐五代卷中还收录有道教投龙简、佛教经幢和写经、文人墨客题记等,展现出多种思想文化交融汇聚的整体面貌。宋代卷收录的一批浙江温州地区宋代古塔中出土经卷也颇具特色。宋元明三卷中的碑额和墓志盖篆书24件,极大丰富了此间的篆书面貌。浙江山水钟灵毓秀,寓居此地的官员、文人在山林间留下了许多题刻,广布于浙江各地,如杭州西湖沿湖诸山摩崖题刻,从唐至清,代不乏人,篆隶楷行皆有。
本系列丛书集图录和研究为一体,立足于研究性、艺术性、文献性、文物性,实现作品呈现和学理探究的统一、艺术现象和学科规律的表达、文物文献和文化内涵的展示。研究汇集了书法学、史学、文字学、文物、出版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既辑录了20世纪以来前代学者的卓越见解,也纳入当代学者关于浙江书法的成熟思考,还包含若干关于浙江书法的新发现、新材料的专门研究,力图从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视角与各个层面全面展现浙江书法的整体风貌,从而凸显浙江书法在不同时空维度乃至整个中国书法史中所发挥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
通过大系的研究出版,希望能构建起中国地域书法研究的科学范式,不再将书法视为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将其置于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中,以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审视书法史,探究书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关系,注重深入探究书法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全面理解书法的演进历程和发展脉络,揭示艺术创造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动力。大系精选大量珍贵的高清书法图片,用精良的印刷技术还原书法作品的笔墨细节,从历史演变、人物生平、艺术现象、书法风格以及技法要领等角度,对每一幅作品进行导读,对每一个断代展开综述,图文并茂、相互印证,从宏观到微观,直观、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浙江在书法领域的历史成就与深厚底蕴,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图片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提供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立足中华文化 启迪少儿心灵——“原创图画书2023年度荣誉作品”盘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中国书法的时代强音——言恭达《中国书法嬗变与思考》读后 |
福鼎文联活动:释道“中华福”书法中秋赏析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法作品展在航天806所开幕 |
刘洪彪:学书法眼不高、手永远都会低 |
-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 或“来源: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及/或标有“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青少年书法报记者XXX摄”或“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未注明 “来源:XXX青少年书法报 - 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邮箱:qsnsf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