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有寿!“90后”奶奶手写100多幅“福”字送市民,明天还有……
在上海万象城心驿虹桥党群服务站里,已经写好的福帖铺了满地,93岁的许雅琴站在其间,手中的笔一刻没有停下。“我来教你,先写宝盖,下面是一个‘王’,一个‘尔’……”仅用时25秒,许雅琴就能完成一个37画的“招财进宝”合体字,字的结构和排布都在她心中。趁着字迹晾干的间隙,许雅琴抬起头笑着问记者:“我写得好吗?”
许雅琴是虹桥镇龙柏夕阳书画联谊社的社长,春节前夕是她和社员们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创社20余载,每年许雅琴都会与社员们一起为市民写福字、送春联。“为市民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健康和快乐。”许雅琴说,今天她写下的100余幅“福”字,都会送往万象城的工作人员、商户和顾客手中。
小“福”字里的大祝福
早上11点,闵行邮政虹桥支局副局长金鑫已经等在黄桦路邮政所门前。远远地,他看到许雅琴挎着一只鼓鼓囊囊的袋子,里面放的是崭新的“万年红”书法纸,身后还跟着书画社里80岁的社员莫浩梁。今天是他们约定来邮政所写春福和春联的日子,这一传统已经持续了5年。
莫浩梁和许雅琴正在题写送给市民的“福”字
但今年与往年又有些不一样。从1月5日蛇年生肖邮票发行,一直到春节前夕,“乙巳蛇年纪念邮票”及帮扶农副产品展销会在闵行区内多个邮政支局进行巡展。闵行邮政虹桥支局将展览办进了上海万象城心驿虹桥党群服务站,也把书画社为邮局写福字的传统带到了这里。
许雅琴习惯在墨汁里加上高粱酒
纸张铺开,落笔有力,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酒味。在写福帖前,许雅琴习惯往墨汁里加上一些高粱酒。“在我小时候,外公已经是无锡当地有名的书法家,这是他告诉我的技巧,我记了很多年。”许雅琴说,加上高粱酒的墨汁干起来快,“字迹透着亮,闻起来有清香,还有利于防虫”。
从3岁起,许雅琴便迷上了看外公练字。尤其到了春节前,外公握着许雅琴的手,教她写福字。“外公总说,为民造‘福’的人都是最厉害的人。”许雅琴指向刚写好的“福”字,墨迹还未干透,左边“一件衣”,右边“一家三口一亩田”,“希望人们收到福字后,在新年都有新衣穿、有饱饭吃、与家人团圆。”
每到春节,许雅琴(右三)都会和书画社社员们送“福”字
为市民造“福”的理念,也被许雅琴写进了书画社的社员准则中。2000年9月,许雅琴成立龙柏夕阳书画联谊社,除了吸引社区里的书画爱好者,“互相交流,互相切磋,提高书画技艺”,最重要的还是“让社员们走出寂寞孤独,感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每个社员都能通过自身所长为社会作贡献。
如今,龙柏夕阳书画联谊社已经成为上海书画界颇有影响力的团体,拥有成员百余名。每年春节,社员们都会来到居委会、敬老院、邮局、银行等地,现场写对联和福字,并免费派发给市民,数量可达几千幅。
随着许雅琴年龄增长,她的儿子王俊庆有些不放心:“妈,你不要太累了。”但许雅琴却很高兴,她觉得能为市民写书法证明身体健康,她还能为大家服务。
小邮局也能散发大能量
回想起第一次见到许雅琴的场景,金鑫记忆犹新。2020年,恰逢春节前夕,金鑫调岗到闵行邮政虹桥支局担任网点负责人,遇到许雅琴来邮政所领取养老金,“头发全白了,但说话声音却很洪亮”。交谈中,金鑫得知许雅琴已经写了几十年书法,成立了书画社,是龙柏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
现场,金鑫(右一)正在和邮局工作人员整理福帖
“许老师常来邮政所,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每年春节都会来送福字。”金鑫觉得活动可以更进一步,邀请书画社的社员们到邮局现场写福,让附近居民也能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金鑫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许雅琴,立刻得到她的赞同。
许雅琴为邮政所办公室写的春联
于是,从2020年开始,许雅琴和社员们在邮局写福的活动便一直延续下来。“每到那一天,桌子在邮局大厅里一字排开,领取福字的市民络绎不绝。”金鑫说,等许雅琴空下来,还会教邮局的工作人员写福字,“虽然我们写得歪歪扭扭的,但也是一份独特的年味”。
今年,这份“年味”走出邮局,有了更多新意。“在万象城,我们结合展销会,分别开设了面向写字楼白领和商圈顾客的两场送福字活动。”金鑫表示,现场还会展示蛇年主题邮票、纪念邮册、文创产品等生肖邮品,出售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帮扶产品。
刘国太站在许雅琴身边学习“招财进宝”的写法
一位附近写字楼的企业员工刘国太趁着午休时间来到现场,他站在许雅琴身边,看得十分仔细。“现在提倡守正创新,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也能与年轻人喜欢的形式相结合,这样的春节活动非常好。”临走前,刘国太还收到了一份许雅琴赠送的“礼物”,一张水写布制成的书法字帖。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居民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许老师身上蕴含的巨大能量也能通过邮局的活动传递给更多人,吸引居民们都参与进来。”金鑫说,等到年后,他还想继续邀请书画社的社员们来邮政所为市民写福字,把这一传统一直保留下去。
“乙巳蛇年纪念邮票”及帮扶农副产品展销会
时间:1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初心驿·万象党群服务站(吴中路1599号上海万象城东广场)
记者:陈奕宁
初审:陈依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纪念苏东坡988岁诞辰 徐州首届寿苏会暨迎春翰墨雅集举行
- 下一篇文章: “草根书法家”李志来坚持15载义务写春联送乡邻
郑板桥的乡愁味道(多味斋) |
江西黎川:妙笔绘新景 油画润乡风 |
纪录片《遇见最美宋词》——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
东方之珠尽显文化交融之美——第53届香港艺术节侧记 |
-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 或“来源: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及/或标有“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青少年书法报记者XXX摄”或“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未注明 “来源:XXX青少年书法报 - 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邮箱:qsnsf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