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窥清史:山东博物馆“馆藏清代五体书法展”即将开展
“五体”,即汉字书法的五种核心形态:古朴典雅的篆书、端庄厚重的隶书、正大严谨的楷书、风流蕴藉的行书、奔放写意的草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璀璨星河。
6月14日,山东博物馆“馆藏清代五体书法展”即将开幕!这不仅仅是一场书法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沉浸式触摸清代社会文化脉搏的深度体验。
图丨清 陆润庠正书联 “馆藏清代五体书法展”
清代五体书法首次系统同台呈现
本次展览首次系统汇聚馆藏清代篆、隶、楷、行、草五体书法艺术作品于一堂,观众得以在一个展览的时空框架内,领略帖学传统在清代的继承延续,体察金石碑学思潮在清代的发展,并对五种书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能清晰见证清代书家在古法传承中实现创新与突破,深刻理解不同书体间的相互滋养与多元融合。展出作品中,既有延续古代传统书风的佳作,也有受碑学影响的典范,共同勾勒出清代书法承古萌新、碑帖交融的艺术图景,彰显中国书法艺术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创新活力。
图丨清 金农隶书联 “馆藏清代五体书法展”
五体争辉,笔墨间的清辉风华
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五十余件馆藏清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其中,6幅作品均为首次展出,不仅是精湛笔墨技艺的生动展现,更是清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写照。
图丨清 王澍篆书轴 “馆藏清代五体书法展”
名家云集,真迹里的时代密码
展览汇聚清代书法史各书体代表真迹五十余幅,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印记。其中,有清代第一位以篆书知名的王澍,“清初隶书三大家”之一的朱彝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郎刘春霖,以及素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称的刘墉和王文治 。在展览中,观众将得以领略这些书法大家的作品,透过笔墨间的传承与创新,解码清代社会文化基因。
图丨清 康有为行书轴 “馆藏清代五体书法展”
漫步展厅,您将与清代文人隔空对话,在铁画银钩间感受他们或激越、或沉静、或洒脱、或严谨的内心世界;在飞白枯笔处,读懂中华文化审美流变。
无论您是书法艺术的深度爱好者,还是清代历史文化的探索者,这都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文化盛宴!6月14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博物馆,共同欣赏“馆藏清代五体书法展”!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全国书法院正书大展全国巡展·四川站”亮相四川中国书画美术馆
- 下一篇文章: “笔墨当潮”挑战赛点亮新川外国语学校:笔墨丹青诉热爱
享笔墨盛宴,领略书法魅力!“百联携潮——近现代书法作品展”开幕 |
第五届浦东新区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幕 |
弘扬传统文化 展示书法魅力 |
“以书法为桥,连接东西方文明” |
-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 或“来源: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及/或标有“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青少年书法报记者XXX摄”或“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未注明 “来源:XXX青少年书法报 - 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邮箱:qsnsf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