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颂耕耘
桃李情(中国画) 赵无畏
粉笔生涯(油画) 曹新林
教室的阳光(油画) 于小冬
长白青松(中国画) 周思聪
清风送爽的金秋九月来了,校门内外又一次迎来欢声笑语。开学了,第37个教师节也快要到了。
教师是高尚的,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形容不尽他们的含辛茹苦;教师是朴实的,一句“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赞赏就足够他们欣慰和满足。教师的风采感动着千千万万人,也感染着艺术家的内心。在画家的丹青笔墨里、雕塑家的铸神刻像中,绘写和凝固着人们心中好老师的样子。在美术作品中,让我们凝视,或者遐想,你也许会忆起,那一句影响了自己一生的话语,一个或近或远的身影。让我们用美的艺术,礼赞最美的老师们!
(作者:张玉梅 于园媛)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毕业美展 缘何“热闹”
- 下一篇文章: 笔耕墨园 情寄丹青
郑板桥的乡愁味道(多味斋) |
江西黎川:妙笔绘新景 油画润乡风 |
纪录片《遇见最美宋词》——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
东方之珠尽显文化交融之美——第53届香港艺术节侧记 |
-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 或“来源: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青少年书法报”及/或标有“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青少年书法报记者XXX摄”或“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未注明 “来源:XXX青少年书法报 - 青少年书法报网(www.qsnsfb.cn)”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邮箱:qsnsfb@126.com